啟蒙運動時代(四八) 日本明治維新與歐美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有何不同?
1. 日本的明治維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工業技術、資本主義、土木工程、建築、服裝、飲食……等等,一切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之後誕生的知識。但是缺少許多哲學大師的思想,最嚴重的缺少是最核心的保羅神學與柏拉圖哲學,這使得日本民族的外在表現是現代化,然而,內在與精神還是保留日本傳統的文化。
2. 這點可以從許多關於威士忌酒、洋服店、洋果子店、Toyota領導者們……等日劇看出。
3. 日本人用茶道、花道、劍道的精神發展各個領域,例如武士道精神是招式簡潔、一刀斃命,沒有花招,Toyota領導者們要做汽車也是如此,追求簡單、輕巧、實用、便宜,適合國民使用,沒有強烈的設計感與精神意志;草間彌生將圓點發揮到極致,也是一種追求茶道的精神。
4. 日本許多物理學獎得主,用畢生的精力將某一顆粒子,研究得非常清楚,到無人能及的境界,這跟日本人將武士刀打造到非常鋒利的精神態度是一樣的。
5. 但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卻沒有辦法誕生牛頓、愛因斯坦或貝多芬,服裝設計也無法超越巴黎,日本的汽車工業也設計不出保時捷、BMW,為什麼?因為日本明治維新沒有引進西方文藝復興運動最核心的文化:保羅神學和柏拉圖,他們沒有過基督教信仰生活與柏拉圖哲學辯論的人生經驗。
6. 西方文藝復興運動是從宗教革命開始,保羅神學與柏拉圖哲學合力對抗崇尚彼得神學的天主教教宗,然後保羅神學與柏拉圖哲學再掀起政治界與宗教界的戰爭,接著科學與文學,也加入戰局,最後,連藝術家也捲入對抗威權的戰爭中。基本上,科學與文學、藝術也是屬於保羅神學與柏拉圖哲學的一部分。
7. 彼得神學與保羅神學的差異是什麼?保羅重新整理猶太教的經典,建立一個神學體系與思想,是有邏輯脈絡、有架構的,是可以跟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學術互相學習、融合的開放性學派,所以,它可以跟所有的希臘哲學互相討論、互相辯論與學習。
8. 但是彼得原本只是一個漁夫,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在認識耶穌之前是一個文盲,因此,養成保守、迷信與巴結權貴階級的生活習慣,後來他受到保羅的刺激,人生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在哲學理論方面,他只是一個幼稚園學童。
9. 全世界所有的宗教或政客都一樣,只要知識程度不夠,就自然而然地保守起來,就自然而然地排斥其他的學術或新觀念,對於自己所堅持的理念,就開始迷信起來,全世界都一樣。
10. 原本孔子的思想也相當地開放,他要求學生要多才多藝,各方面去學習,但是,後來他的徒子徒孫,因為愚蠢無知的關係,愈來愈保守,拒絕接受新觀念,擁護既得利益,因此獨尊儒術來控制歷代皇帝,成為世襲的權貴階級與學閥。愚蠢,是全人類的災難。
11. 林肯總統為什麼要掀起解放黑奴的南北戰爭?因為依據保羅神學《聖經》登山寶訓的精神,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兒女,人類生而平等,林肯必須保障弱勢者黑奴的人權,為義受逼迫,他才有臉跟上帝見面。
12. 如果林肯支持白人蓄養黑奴,他就是站在霸凌耶穌的那一群權貴階級那一邊,所以,他必須解放奴隸,用軍隊保護脫逃奴隸,鼓勵邊緣州將奴隸制非法化,並推動國會通過了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 ,徹底廢除了奴隸制。林肯發揚的,其實保羅神學裡的耶穌精神
13. 為了達到這個理想,林肯運用多種複雜的政治手段與智謀,來擺平各界反對意見,這是柏拉圖哲學的應用,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去思考如何解決現實問題。
14. 林肯在1863年的《 葛底斯堡演說 》,成為美國堅持國家主義、共和主義、平等權利、自由和民主價值的來源,最後他被刺殺身亡。林肯的一生重新實踐一次耶穌的歷程:發表《登山寶訓》,確立人類文明保障人權的價值,然後被釘上十字架,為真理犧牲生命。
15. 日本沒有這種英雄人物,因為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服從威權,而不是反抗威權,日本的文化是強調遵循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中誕生一點新的東西;而不是證明舊有文化的錯誤、全面推翻、重建更理性的新體系。
16. 因此,像牛頓、愛因斯坦那種傾一生力量去證明當時代科學界的權威都是蠢才的人物的精神意志,無法在日本被接受。
17. 日本雖然引進三權分立,但他們並沒有真正地產生像盧梭、洛克、孟德斯鳩那種人物,能夠與政治界的既得利益者辯論、對抗,寫出一套新理論,說服所有的人去推翻目前的政治制度與法治精神。因此日本政界的派系、派閥,仍像是德川幕府的制度的延伸,這也導致後來的軍國主義。
18. 因為日本重視長幼尊卑,所有庶民只能在權貴允許的小範圍內做一點點的革新,而不是建立更完整、更理性與大規模的學術理論,全面推翻權貴階級的組織架構。
19. 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因為核電廠的廠長不敢自己作主,他事事都要請教上級長官的命令,這樣的結果就拖延救災的行動,導致天然災害變成人為災害。核電廠的廠長充分展現他拋棄專業,缺乏獨立自主與負責任的人生態度,這是日本武士道文化害了他。
20. 台灣有許多長輩是受日本教育長大的,非常講究長幼尊卑,歧視年輕人是他的生活習慣,「你要乖,你要聽我的話,我才給你糖吃」,服從日本天皇的威權習慣改不過來。
21. 反抗威權並不是胡來,而是追求獨立自主,每個人要為自己負責,努力學習知識真理,彼此互相合作、追求理想,用道理與實驗成果決勝負,要堅強,不依賴權貴施捨。
22. 美國有一位很紅的女明星凱蒂佩瑞,她的歌曲訴求就是女性要獨立自主,不要依賴男性,不要整天哭哭啼啼男生有沒有愛我,要直接面對困難,要像一頭母獅子一樣勇敢,這就是浪漫主義的精神,日本社會缺乏這種精神。
23. 台灣要獨立建國,人民要先有獨立自主的精神,也要有勇氣對抗傳統與威權的錯誤,向所有學術挑戰。目的不是破壞,而是建設與改善,目的是要讓台灣民族朝向更理性、自由、多元的目標前進,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