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時代(四五) 林肯( Abraham Lincoln)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年),第十六任美國總統,1861年3月就任,直至1865年4月遇刺身亡。林肯領導美國經歷了其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和最為嚴重的道德、憲政和政治危機 — — 南北戰爭。由此他維護了聯邦的完整,廢除了奴隸制,增強了聯邦政府的權力,並推動了經濟的現代化。
林肯來自一個美國西部一個貧困的家庭,在伊利諾州自學成為律師,在1830年代為輝格黨領袖和州眾議員,並在1840年代在國會擔任過一任議員。他試圖通過銀行、運河、鐵路和關稅來鼓勵工廠的建設,從而推動快速現代化,並反對同墨西哥的戰爭。在1858年他表明了反對擴張蓄奴制的立場,並因此在參議院選舉中輸給了他的宿敵,民主黨人史蒂芬•A•道格拉斯 。
1860年林肯獲得了共和黨的總統提名。在1860年的選舉中,他在南部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支持,但幾乎也是橫掃了北部,並最終當選總統。他的當選導致七個南部蓄奴州脫離聯邦而建立了美利堅聯盟國。在奴隸制問題上,不存在任何讓步或和解的空間。
1861年林肯試圖重新統一國家,並暫停人身保護令,不經審判逮捕並羈押了數千邊緣州的分離派嫌疑者。他運用多種複雜的政治手段,其中最為重要的是1863年的《 解放奴隸宣言 》,以及用軍隊保護脫逃奴隸,鼓勵邊緣州將奴隸制非法化,並推動國會通過了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 ,徹底廢除了奴隸制。
林肯在186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作為共和黨中的溫和派領袖,林肯同時要面對希望對於南方更加嚴苛的激進共和黨人,希望更多讓步的內戰民主黨人,對他充滿憎恨的南方同情者,以及計劃刺殺他的分離主義者。
1863年的《 葛底斯堡演說 》成為了美國堅持國家主義、共和主義、平等權利、自由和民主的象徵性演說。對於戰後重建,林肯保持溫和的態度,希望通過廣泛和解迅速推動國家的統一。在邦聯總司令羅伯特•李投降之後第六日,林肯被當時小有名氣的演員和邦聯同情者約翰•威爾克斯•布斯刺殺身亡。
林肯:
1. 好學者必成大器。
2.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
3. 一個成大事的人,不能處處與別人計較,消耗自己的時間去和人家爭論。無謂的爭論,對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損害,且會失去自己的自制力。在盡可能的情形下,不妨對人謙讓一點。
4. 與其跟一隻狗爭路,不如讓牠先行一步;如果被牠咬了一口,你即使把牠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
5. 今日事,今日畢。
6. 你可以在一時矇騙所有人,也可以在長時間矇騙一些人,但不可能在長時間矇騙所有的人。
7. 想了解一個人的個性,那就賦予他權力。
8. 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如此,它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9. 消滅了敵人,也不能補償失去的朋友。
10. 沒有一個人的記性,好到可以作個成功的說謊者。
11. 我不是非要贏不可,但我一定不能錯,我不是非要成功不可,但我一定要遵從良知。
12. 一個好的目標,決不會因為慢慢來而落空。
13. 我的生活經驗使我深信,沒有缺點的人,往往優點也很少。
14. 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勃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寶貴。
15. 品格如同樹木,名聲如同樹陰。我們常常考慮的是樹陰,卻不知樹木才是根本。
16. 卓越的天才不屑走一條人家走過的路。他尋找迄今沒有開拓過的地區。
17. 我們關心的,不是你是否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能否無怨。
18. 超過四十歲的人,在自己的臉上一定掛著責任感。
19. 何謂保守?就是過於恐懼而不敢戰。
20. 世上沒有卑賤的職業,只有卑賤的人。
21. 凡是不給別人自由的人,他們自己就不應該得到自由,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統治下,他們也是不能夠長遠地保持住自由的。
22. 好漢不怕出身低。
23. 給別人自由和維護自己的自由,兩者同樣是崇高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