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時代(四七) 果戈里(Gogol-Yanovski)

David Wang
Apr 25, 2021

--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 ( 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Yanovski ;1809-1852年)俄羅斯作家,生烏克蘭的一個地主家庭。他自幼愛好文學 ,深受啟蒙運動的影響。

1831年發表的《 狄康卡近鄉夜話 》使他受到了普希金的讚譽。其情節迂迴曲折,充滿幻想,具有烏克蘭民間風格,內容大部分根據烏克蘭民間傳說寫成,吸取了民間狂歡文化的營養,充滿了歡快和幽默的語言,歌頌勞動人民的智慧、勇敢、情愛和熱愛自由的性格,嘲弄邪惡勢力的愚昧,被認為受了浪漫主義的影響。

1842年,果戈里的《死魂靈》一出版,就「震撼了整個俄羅斯」,成為俄羅斯文學走向獨創性和民族性的重要標誌。 整個19世紀40年代被稱為「果戈里時期」。 1852年,他在嚴重的東正教狂熱中去世。 果戈里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自然派」的創始人。

果戈里:

1.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2. 才能,它本身不就是痛苦嗎?

3. 理智是最高的才能,但是如果不克制感情,它就不可能獲勝。

4.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為它有前途。

5. 如果你的臉是歪斜的,責怪鏡子是沒用的。

6. 一分鐘的幸福,就能抵償幾年的憂傷。

7. 美貌會產生奇蹟。一切精神的缺陷,在一個美人兒的身上,不但引不起厭惡,反而會特別地動人;惡習在她們身上也會顯得高雅。可是一旦人老珠黃不值錢,女人就得比男人聰明二十倍,才能夠引起別人的尊敬。

8. 一個女人儘管原來在性格上要比男人柔弱無能得多,在有些情況下她卻能夠突然一下子變得強硬堅定起來,不但勝過男人,而且勝過了世界上所有的一切。

9. 世界正處在旅途中,而不是停靠在碼頭上。

10. 在一件事情的開初,是不能測度它的全部情狀,以及經過的廣和深。

11. 為了國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成為有用的一生,縱然只能效綿薄之力,我也會熱血沸騰。

12. 需要思索的不是別人的黑暗,不是天下的黑暗,而是自己心中的黑暗。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