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時代(卅八) 普希金(Pushkin) / 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1837)俄羅斯文學家,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詩體小說《葉普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等。
普希金:
1.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
2.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3.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4. 法律之劍不能到達的地方,諷刺之鞭必定可以達到。
5. 過去的一切,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
6. 我們的心,憧憬著未來,現今總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暫時的,瞬間即逝,而那逝去的將變為可愛。
7.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 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
8. 敏感,並不是智慧的證明;傻瓜,甚至瘋子,有時也會格外敏感。
9. 世界的設計創造應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謀取金錢;人並非以金錢為對象而生活。
10. 在失敗的面前,誰都是凡人。
11. 不論是多情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閒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誼。
12. 日子一天接著一天飛逝,每一分鐘都帶走生活的一部分。
13. 生活多美好啊,體育鍛煉,樂趣無窮。
14. 世界上沒有幸福,但有自由和寧靜。
15. 比海洋廣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大的是人的心靈。
-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1870年),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自學成才,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基督山恩仇記、三劍客、二十年後和布拉熱洛納子爵,後三部通稱為浪漫三部曲。大仲馬的同名兒子也是法國著名文學家、《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馬)。
大仲馬出生在巴黎近郊,與母親相依為命,到了十三歲還沒唸過什麼書,整天在森林遊蕩,肚子餓了有野鳥飽腹。後來在公證人事務所當見習生的差,大仲馬認識了一個叫阿道夫的貴族朋友,引導他進入文學的殿堂,阿道夫帶著大仲馬認識戲劇,於是大仲馬立志要成為一個作家。
一位將軍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又見他寫得一手好字,推薦他到奧爾良公爵府裏當文書,使他能勉強餬口。他經常替法蘭西劇院謄寫劇本,貼補家用,後來忍不住也自己寫上劇本。1844年的《基度山恩仇記》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家,從此聲名不衰。他一生著有150多部小說,90多個劇本,文集250卷,創作量驚人,作品多達270餘種,甚至還寫了一部《烹飪大全》,在法國通俗文學的魅力歷久不衰。
《三劍客》小說的背景設在十七世紀,記錄了年輕人達太安的離家前往巴黎,加入火槍隊的故事。達太安不是小說標題中的那三劍客,三劍客是他的朋友阿多斯、波爾托斯、阿拉密斯。
達太安提出了座右銘「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火槍手們都遵循這個原則。達太安與三劍客結為生死之交。 這位來自加斯科尼的小夥子,憑著他的過人的勇氣、劍術,臨危不亂的聰明機智,以及對王室的忠心,更重要的,與同伴們堅定的友誼,從一個沒沒無聞的火槍手見習生最後當到火槍營副統領。
他的膽大,尚未到達巴黎就敢挑戰主教的手下羅什福爾伯爵;他的多智,一次次對抗主教與米萊迪的陰謀;他的專情,即使假意與米萊迪親近也不忘打聽心上人的下落;他的忠誠,即使知道被主教召見一定凶多吉少,他也不選擇逃跑。他代表勇敢又驕傲的法蘭西縮影,就算身在英國,受到白金漢公爵的禮遇,他也不忘自己只是個為國王和王后效力的法國人。
那三名劍客,言行謹慎、寡言重諾的亞多士,魁武勇猛、粗獷豪爽的波爾多士,風流倜儻、儒雅睿敏的亞勒彌士,三人與達太安肝膽相照、矢志不渝、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生在世,若能找到像這三位一樣的朋友,那也就不枉此生了。
不僅刻畫人物,大仲馬也道出當時的宮廷局勢,像是描述路易十三的意志薄弱跟昏庸無能、主教的老奸巨猾、二人權力的矛盾、國王和王后的互不信任、新舊教徒的衝突等。尤其是是書中有一段寫到,拉爾羅謝圍城戰只不過是兩個在歐洲叱吒風雲的大人物的一場賭博,下注雙方是黎舍留紅衣主教與白金漢公爵,而賭贏的結果不過是為了得到王后的青睞。全歐兩大強國就如同賭注般被握在兩位權臣手中,大仲馬這一筆不禁令人叫絕!
《基度山伯爵》故事發生在1815–1838年間的法國、義大利、地中海島嶼。冒險故事主要探討了希望、正義、復仇、憐憫和寬容,描寫了一位含冤下獄的人,後越獄、獲得巨額財富,並對他的迫害者復仇的過程。然而,他的復仇對迫害實施者和周圍的無辜人士,都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一開始,艾德蒙真的很可憐!受了很多的折磨.吃了很多苦,只因為他19歲就當了「埃及王號」的船長,引起了別人的嫉妒心,才會有這麼倒楣的遭遇.他在獄中過的日子,真是讓人於心不忍!尤其是,當他要鑽進裝法亞長老的屍體那個袋子的時候,那一幕,真叫人心驚膽顫!
他很聰明.很勇敢。後來,他找到長老所說的寶藏,並化身為「基督山伯爵」,有種苦盡甘來的美妙感覺。一個完全善良光明的信念,全歸功於艾德蒙亦師亦友的恩師-法亞長老,他教導艾德蒙的不只是學識,更多的時候,他將他的理念在無形中植入艾德蒙的人格裡,他出獄後,更想得穩重且氣質出眾。
重獲自由的人,他能有千百個選擇,卻先行報恩,這點是令人感到可佩的。基督山伯爵的復仇是針對敵人的弱點,加以各個擊破,雖然說他的手法有點過於殘忍,但他最後依舊替他們留後路,並且他收留了毫無關係的海蒂,可見他並未讓復仇矇蔽了他的良心。
有時,當一個人的成就與運氣受到旁人的眼紅和殷羨時,通常也是一個的人厄運開始。基督山伯爵化憤怒為寬愛,報答了以前關照他的老船主,甚至連所有的財富都給了老船主的兒女;對仇人的兒女照顧有加,並沒有再禍害到下一代,因為基督山伯爵也知道,復仇的苦。運用自己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讓自己更愛自己,這就是對仇人最好的報復。
原本生性豪爽的大仲馬經常遊歷四方,足跡遍及整個歐洲,他以「基督山伯爵」自居,1847年7月25日,美食家大仲馬宴請50位客人,也包括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因為揮霍成性和創造力的枯竭,晚年的大仲馬非常貧困,為了抵債,他將兩座城堡都拍賣了。
大仲馬的小說大多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
大仲馬:
1.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2. 人類所有的智慧,可以歸結為兩個詞 — 等待和希望。
3.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權。
4. 痛苦和寂寞,對年輕人是一劑良藥,它們不僅使靈魂更美好,更崇高,還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澤。
5. 沒有痛苦就沒有詩歌,只有痛苦才能在生命中給你留下深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