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時代(五九) 屠格涅夫(Turgenev)

David Wang
Jul 17, 2021

--

屠格涅夫(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Ivan Sergeyevich Turgenev) 1818-1883年) 俄國現實主義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屠格涅夫父親是一個騎兵團團長,16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屠格涅夫的媽媽脾氣很不好,經常打罵自己的孩子。

屠格涅夫進入莫斯科大學學習一年,隨後轉入聖彼得堡大學學習經典著作、俄國文學和哲學。1838年前往柏林大學學習黑格爾哲學。在歐洲屠格涅夫見到了更加現代化的社會制度,被視為「歐化」的知識分子,主張俄國學習西方,廢除包括農奴制在內的封建制度。

屠格涅夫對自己母親的專橫和虐待農奴的行為很不滿,常常與農民和農奴交談,藉一個獵人的視角,站在溫和的民主主義立場,對俄羅斯農民的遭遇進行了真實而富有詩意的描寫,同時給予了深厚的同情。

1855年屠格涅夫發表著名劇本《村中一月》,開始逐漸關心知識分子與貴族的衝突問題。1856年他發表小說《羅亭》,塑造了一個具有革命激情,但是缺乏行動的小貴族的叛逆者的形象。1862年屠格涅夫發表《父與子》,故事主角巴扎羅夫狂傲,重視行動,重視科學實驗。是作者假想的新人類的形象,但是遭到民主派的抨擊。

1860年代後期,他長年居住在國外。他結識了許多外國著名作家,如他與法國作家福樓拜、左拉和莫泊桑等人關係密切。他向西歐介紹俄羅斯文學,特別是普希金和托爾斯泰的作品。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遠離祖國的屠格涅夫在病榻上寫了83篇散文詩表達了他暮年的情懷,融匯了他一生創作的特點:愛國主義、民主精神、悲觀情緒、真誠、善良、敏銳、抒情、哲理、簡潔。


屠格涅夫:

1. 一個人活著沒有個理想,那才真是可憐哪!

2. 想想你的母親,她對人生要求該多麼微小,可是,落在她頭上的又是怎樣的一種命運?

3. 天才的發現之所以偉大,正在於這些發現成了千萬人的財富。

4. 我們的生命雖然短暫而且渺小,但是偉大的一切卻正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崇高的任務,那就是他的無上的快樂。

5. 沒有一種不幸可與失掉時間相比。

6. 一個真正的人,用不著考慮別人對他什麼看法;而人們對他,不外乎是佩服或者憎恨。

7. 一個人不論在祈禱什麼,他總是祈禱著一個奇蹟的降臨。

8. 一個人應當好好地安排生活,要使每一刻的時光都有意義。

9. 只要你曾經盡可能地貢獻出來,就已經值得感激了。

10. 人需要有一顆犧牲自己私利的心。

11. 一個好學生能夠發現自己老師的錯誤,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為正是這些錯誤對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

12. 要想成功,就千萬不能忽視任何事情……他必須對一切都下功夫,那也許還能有所收穫。

13. 一個人必須剔除自己身上頑固的私心,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自由表現的權利。

14. 越是身份低的人,操守越是要謹嚴,不然,正是自取其辱。

15.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16. 明天,明天,還有明天,人們都在這樣安慰自己,殊不知這個明天,就足以把他們送進墳墓。

17. 慣於務實生活的人能堅持到底,堅持到最後結局;保守和空談理論的人卻不想越過他們自己所指定的邊界,而永遠停在那裡,他們在崇高的理想,絕對的真誠和才幹,阻礙他們前進,因為山巔險峻會撞傷他們。

18. 我們還年輕,我們不是怪物,也不是傻子:我們自己來爭取自己的幸福吧!

19. 先相信你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20. 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是一切偉大事業的淵源。

21. 真理只能和永久的服役甚至與有力的犧牲相接近。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