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時代(九五) 左拉(Zola)

David Wang
Mar 26, 2022

--

埃米爾·左拉 ((Émile Zola, 1840-1902年), 19世紀法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亦是法國自由主義政治運動的重要角色。左拉出生於巴黎 ,他的父親是一名義大利工程師。 左拉的童年是在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度過的。18歲那年左拉返回巴黎。左拉曾經從事過幾年低級牧師的工作,後來他開始為一份報紙撰寫文學評論。 從一開始,左拉就毫不掩飾自己對拿破崙三世的厭惡,認為他以第二共和國為跳板行使帝國獨裁。

左拉小說中有超過一半被他彙編成作品系列《 盧貢-馬卡爾家族 》,這些小說在情節、人物上亦存在連續性和相關性(類似巴爾扎克的《 人間喜劇 》)。 這一系列的小說都以法蘭西第二帝國治下的大家族「盧貢-馬卡爾家族」為敘事中心,通過對五代人生活的敘寫,探索遺傳因素對暴力、酗酒、賣淫等行為的影響。

左拉和法國著名畫家塞尚,從童年時代到青年時代都是至交,但是當左拉在他的小說《傑作》中虛構了塞尚以及畫家們放蕩不羈的生活態度時,兩人斷交。

1898年1月13日,巴黎的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左拉寫給總統菲利斯•弗爾的公開信 — — 《我控訴》(J’accuse),指責法國政府的反猶太政策,以及對猶太裔軍官德雷福斯的迫害事件。 2月7日,左拉被以誹謗罪告上法庭;2月23日,法庭宣判左拉有罪。左拉被迫逃往英國。1899年,左拉回國。

1906年7月12日德雷福斯冤案獲得徹底平反。1908年6月6日,左拉的骨灰移至先賢祠,與雨果、大仲馬葬於一處。

19世紀50、60年代的法國,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標榜「科學性」成為一種時尚,「讓科學進入文學領域」成為一句時髦的口號。1857年,哲學家泰納為文學上的自然主義下了定義,即以來觀察,用科學方法描寫生活。左拉接受了泰納的美學理論。他閱讀了法國醫生呂卡斯的《自然遺傳的哲學和生理學論著》、 勒圖爾諾醫生的《情慾生理學》、 達爾文的《 物種起源》等生物、遺傳學著作,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自然主義的文學主張。

左拉主張小說家不僅要有科學的態度,對生活進行細緻的觀察,蒐集大量資料,而且要有科學的方法,即實驗的方法,把人物放到各種環境中去實驗,以便考察情感在自然法則決定下的活動規律。左拉認為人和其他生物一樣,都服從某種決定論,而環境、遺傳對性格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

左拉受到巴爾札克 《 人間喜劇 》的啟迪,早在1868年便醞釀寫一部多卷本巨著,對第二帝國時代的一個家族進行「 科學 」研究,闡明遺傳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後果和社會環境對該家族成員的身心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再通過各種風俗和事件的細枝末節展現這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這部小說以盧貢-馬卡爾家族前後五代人的人生軌跡為線索,宛然一套第二帝國社會的百科全書 ,題材之廣泛,幾乎涉及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大量法國上流社會、工商金融界的黑暗與腐敗。左拉流露出對工人階層的同情,是法國文學史上第一次重視的表現煤礦工人的生活,體現了作家對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思潮的同情。

《 盧貢-馬卡爾家族 》共20部小說,左拉把文學創作和科學實驗等同起來,將自然科學和醫學引入文學表現領域,極大的拓展了文學的內涵和技巧的豐富性。現代歐美的暢銷小書,大多數都受左拉的影響,被影響者中最出名的是諾貝爾獎得主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繼《盧貢-馬卡爾家族》之後,左拉又創作了小說三部曲,是左拉對宗教的一次徹底的清算,表現了作家對天主教會的憎惡,提出只有擯棄宗教、提倡科學才是解救人類之道。


左拉:

1. 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於知識。

2. 失信,就是失敗。

3. 只有知識 — — 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的源泉,既能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

4.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5. 每一個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體人所實現的最大幸福之中。

6. 生活的道路一旦選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決不回頭。應該準備為它的成功而捐棄我們的生命 。

7. 真理在前進,什麼也不能阻擋!

8. 這個世界眼淚太多,你不會懂得。

9. 生活中惟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

10. 一個社會,只有當他把真理公之於眾時,才會強而有力。

11. 只有努力去減少人家的苦難,你才會快活。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