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代(廿九) 文藝復興的巔峰(十) 巴洛克藝術(Barocco) /韋瓦第(Vivaldi) /巴哈(Bach) /韓德爾(Handel)

David Wang
9 min readMay 24, 2020

--

巴洛克藝術( Barocco )是 17世紀時的一種藝術風格,將強調運動性和清晰可辨的細節運用在雕塑、繪畫、建築、文學、舞蹈和音樂等領域來營造戲劇、緊張、繁複、恢宏的效果。 這種風格於1600年左右起源於義大利的羅馬,隨後便散佈到歐洲的大部分地區。

巴洛克風格的流行與成功與羅馬天主教會的鼓勵有關。為了回應當時興起的宗教改革,教會決定藝術應當直接地充滿感情地表達宗教主題。當時的貴族認為,具有戲劇性的巴洛克建築和藝術,是一種傾倒其賓客並表達勝利、權利和控制的一種手段。帶有前庭、大樓梯和豪華的會客室的巴洛克宮殿為之興建起來。

在歐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慣指的時間是17世紀以及18世紀上半葉(約1600年-1750年),但年份並不代表絕對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建築與音樂。這一時期,上接文藝復興(1452年-1600年),下接新古典主義、浪漫時期。
-

約翰•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年),德國著名巴洛克作曲家、管風琴家,先後曾在許多地方擔任過管風琴師的職位。帕海貝爾在西洋音樂史上經常被忽略,事實上他的作品曾對巴哈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因為他是當時最偉大的風琴作曲家,而巴赫的哥哥就曾在他門下學習。

帕海貝爾的一生寫了很多的教會音樂,因為他信奉當時新興的路德教派,自然的也當了好幾個教堂的風琴師。他著名作品包括眾贊歌前奏曲78首、卡農等。
-

托馬索·喬瓦尼·阿爾比諾尼 ( Tomaso Giovanni Albinoni ,1671-1751年), 義大利巴洛克作曲家。1671年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斯,是一個富裕的造紙商的長子。 少年時當過歌手,而作為小提琴手他當時更出名,後來從事歌劇和樂器作曲。 因為父子關係不和,1709年其父親去世前在遺囑中免除了他的財產繼承權(按義大利人的慣例,家庭財產應由長子繼承)。

他從此他專心致志地為自己的愛好而作曲,並辦了一所相當成功的專門培養歌唱家的藝校。 他妻子就是一位歌劇演員。 阿爾比諾尼一生在威尼斯度過,但去過許多地方,並得到當地名流的款待。

他創作過81部歌劇,但大多數手稿遺失。 其樂器作曲較為幸運,出版過10集,當時深受歡迎,並多次印刷,可惜他所有的音樂手稿和印刷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中幾乎毀於一旦。
-

安東尼奧•盧奇奧•韋瓦第( Antonio Lucio Vivaldi ,1678-1741年),暱稱紅髮神父,是一位出生於威尼斯的神父和巴洛克作曲家,同時還是一名大師級小提琴演奏家。韋瓦第在他那個時代聞名於整個歐洲。他最主要的成就在於樂器協奏曲(特別是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還有聖歌和歌劇。其最著名的作品為四季。

他的音樂以協奏曲最著稱,總共寫有約500首,其中以小提琴和巴松管最多。宗教音樂有彌撒,經文歌,詩篇(Psalms)和晚禱歌(vespers)、和神劇等。

1718年他決定到曼圖亞,受聘於王子腓利浦•黑斯•達姆斯塔德(Prince Philip Hesse-Darmstadt , 1671–1736),主持音樂會和歌劇創作。1726年他以作曲家和提琴演奏家返回威尼斯,擔任聖安格洛劇院的音樂總監,他在那裡贏得了全歐洲人的敬仰,甚至成為音樂家朝聖的對象。在此期間他認識了16歲的女歌手Anna Giró,後伴隨他四處遊歷。1721年他多次在羅馬逗留,兩次在教宗面前演奏,因此贏得了大量委託寫作歌劇和宗教音樂。

1730年左右他的樂風轉變,從早期巴洛克華麗色彩的風格轉到明快優雅,節奏活潑的形式,可惜新風格不受歡迎,後漸失去聲望。維瓦第乃於63歲(1740年)遷往維也納,想尋求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六世的支持。但查理六世卻於該年10月去世。失意的韋瓦第於1741年7月28日逝世,簡陋地葬於卡林迪亞維也納技術大學裏。巴哈的音樂深受韋瓦第的影響。
-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勒曼 (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年),德國作曲家,他通過作品和演奏中新的脈動,大大的影響了18世紀上半葉的音樂世界。他的家庭並不是一個顯著的音樂家族,只有曾祖父曾在Halberstadt擔任指揮。泰勒曼的父親於1685年逝世,留下妻子一人管教子女。他們都是上層中產階級家庭,許多都在教堂裡工作。

泰勒曼父親是個路德教派的牧師,他從小就顯露出音樂方面的天份 ,靠自修學習作曲,十歲時學習小提琴、長笛、鍵盤樂器。然而受到母親的反對,讓他有段時間中止了音樂之路。

1701年他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這段求學期間他自學音樂和多樣樂器,為教堂作曲、為劇院寫歌劇;最初他在萊比錫攻讀哲學,據說他此時自己私下寫的一些曲子,樂譜被同學發現拿去發表,由於實在寫得太好,因此被力邀為聖湯瑪斯教堂譜寫儀式用的清唱劇,才使他終於走向音樂之路。

他放棄讀哲學全心投入音樂創作,很快地當上萊比錫歌劇院音樂總監,擁有左右整個城市音樂活動的影響力,1703年他成為萊比錫劇院的音樂指揮,1704年則被指定為新教堂的管風琴師。1705年他接手索羅(Sorau)普羅姆尼茲親王的樂隊指揮一職,此時索羅流行法國式和英國式的樂風,這讓他面臨新的挑戰,在此同時,他也接觸一些波蘭民謠,所有的一切都影響他此時的曲風。

1708年任愛森納赫(Eisenach)樂長,後來並擔任樂團指揮。此時他認識了巴哈。1711年他的妻子過世,1712年他移居法蘭克福。泰勒曼在法蘭克福先後擔任了教堂樂長、法蘭克福市音樂指導等職。該市有一個音樂協會,每週都舉行音樂會,泰勒曼積極地參與音樂會的活動,提供他作品發表的機會,他為城市典禮譜曲、為教堂寫清唱劇、寫弦樂曲、室內樂曲,大部分的作品都有出版。

1721漢堡市樂長的職務出缺,泰勒曼得到這個工作,並任約翰教堂合唱團領唱與音樂指導。這個職務繁忙,泰勒曼必須每週寫兩部清唱劇、一年創作一部受難曲、並且為頻繁的宗教活動和城市典禮作曲。即便如此繁忙,他還是可以在新工作中悠遊自得。泰勒曼並在此地工作到去世為止。
-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年) 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 、 小提琴 、 大鍵琴演奏家,同作曲家韓德爾和泰勒曼齊名。

巴哈被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哈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州小城艾森納赫的一個音樂世家,是一位著名的宮廷樂長,在德國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度過了最後27年的時間。

他的創作使用了豐富的德國的音樂風格和嫻熟的復調技巧。 他的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但由於音樂的風尚迅速轉向為洛可可和古典主義風格,巴哈的復調音樂音樂被視為陳腐之物,其成就長時間未得到應有的評價,僅僅作為管風琴演奏家而聞名。

雖然莫札特 、 貝多芬等偉大作曲家均對巴哈的作品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孟德爾頌在萊比錫的圖書館中發現了巴哈的《 馬太受難曲 》,並且在其音樂會上演奏,才震驚音樂界。此後孟德爾頌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整理和推廣,經過幾代音樂家的共同努力,巴哈逐漸獲得了今天的崇高地位。

家庭的和諧也是讓巴哈能專心創作音樂的主因,為了感謝他的太太,他還曾經寫過《致安那‧瑪格麗娜古鋼琴小品集》﹔而這首曲子後來也成為初學巴哈鋼琴的人必學的曲目之一。巴哈最偉大的地方是,它為許多樂器編寫教材、練習曲,並且曲調優美,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可以像他一樣,他是偉大的音樂教育家
-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德國作曲家,與 J.S.巴哈同年出生,是巴洛克時期並列的兩位偉大音樂家,也是十八世紀的歐洲樂壇最偉大的兩位風琴演奏家。 韓德爾的父親以理髮為業,原本希望韓德爾修習法律,但韓德爾自小喜好愛音樂,7歲時便能演奏風琴。

郡公爵對韓德爾十分賞識,並勸服他的父親准許他學習音樂。在三年內,韓德爾便學會風琴、小提琴、古鍵琴和單簧管,還跟隨風琴師 Zachau學習對位法及作曲,所以11歲時便能寫作教會音樂和奏鳴曲。12歲便取得了風琴師資格。

1702年,韓德爾便被聘為教堂的風琴師,一年後前往漢堡,加入樂團成為小提琴手,使他由德國對位的傳統進入多采多姿的歌劇世界。在那時,韓德爾便開始寫作神劇和歌劇,但韓德爾深知自己的歌曲在旋律方面有很大的弱點,所以後來,韓德爾到義大利各地遊歷。在義大利結識了一些義大利音樂家,對歌劇認識更大為增加,對他在樂曲旋律的寫作方面幫助很大,韓德爾便寫下了歌劇、教會樂和許多室內清唱劇。

1712年韓德爾定居倫敦,並在英國大力推廣義大利式歌劇。另外,他自此在英國生活了四十幾年,因此對英國的民間音樂亦有深厚的認識,他的作品也受到英國音樂的影響,流露出簡潔、樸實的特質。

韓德爾曾經寫了46部歌劇,具有意大利風格。後來又潛心寫作神劇,共寫下了32部作品。韓德爾的神劇也具有歌劇特色,以聖經故事作為題材,配合了旋律優美的合唱歌曲。其中《彌賽亞》可算是他的代表之作。

韓德爾還寫下了不少管弦樂曲、協奏曲、奏鳴曲和古鍵琴組曲等。管弦樂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的是《皇家煙火音樂》《水上音樂》 組曲。
-

董尼采第(Domenico Gaetano Maria Donizetti,1797-1848年)義大利歌劇作曲家。他的成名作是1835年首演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董尼采第出生並非音樂世家的窮苦家庭。他的歌劇著名,不過他也寫了不少其他格式的音樂,如教會禮樂,弦樂四重奏和一些管弦樂樂曲。

他的弟弟朱塞佩·董尼采第在1828年成為鄂圖曼帝國的宮廷音樂總監,為蘇丹馬哈茂德二世服務。

董尼采第作品的聲樂風格,豐富了由羅西尼貝里尼推至流行市場的美聲歌劇基礎。這三位作曲家的作品被視為19世紀初美聲歌劇的典範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