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時代(六一) 恩格斯 (Friedrich Von Engels)

David Wang
Jul 29, 2021

--

恩格斯 ( Friedrich Von Engels ,1820-1895年),德國哲學家,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爾•馬克思的摯友,被譽為「第二提琴手」,他為馬克思創立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大量經濟上的支持,在馬克思逝世後,幫助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資本論》等著作,並且領導國際工人運動。

1838年8月,在父親的安排下去不萊梅當辦事員。在這個自由和民主思潮彭湃的城市,成為一個民主主義者。1841年9月,他為了服兵役而來到柏林。業餘時間就到柏林大學聽哲學講課,很快成為了「黑格爾青年派」中積極的一份子。

1842年恩格斯到英國曼徹斯特的「歐門 — 恩格斯紡織廠」當總經理。在那裡他開始真正深入工人階級的生活,並在這段時間,認識了還是《萊茵報》主編的馬克思。1845年3月寫完第一部重要著作《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揭示資本主義內在矛盾;幾個月後,恩格斯遷到布魯塞爾,幫助困境中的馬克思。

1847年6月,起草《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後來進一步完成《共產主義原理》。1848年與馬克斯一起發表《共產黨宣言》,總結了以往無產階級鬥爭的經驗,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的重要思想,成為各國無產階級運動的指南。

1848年4月,和馬克思一起創辦了《新萊茵報》。1849年5-7月親自參加了德國人民武裝起義;1850年前後,民主革命失敗;恩格斯和馬克思被普魯士政府壓迫,經濟拮据,恩格斯於1850年11月重回曼徹斯特紡織廠工作,以便繼續資助馬克思,一待就是20年。

期間他和馬克思以書信來往,並在多份報紙上發表評論,並且涉及各個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自然科學和軍事。在未署名發表的軍事評論《戰爭短評》中,他被公推為軍事權威;此時他的語言才能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可以閱讀運用12種不同的語言文字。

1871年3月巴黎公社建立後,同馬克思一起支持公社。 1878年《 反杜林論 》這部馬克思主義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問世。1883年3月馬克思去世。

相對於馬克思而言,恩格斯更傾向於務實地為工人階級實現權益。馬克思1883年逝世後,恩格斯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達12年之久,並於1889年成立第二國際。恩格斯並不絕對追求暴力革命,而是在民主國家裡組織無產階級合法政黨,在憲法的框架下為工人爭取具體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地位。

恩格斯具體指導德國社會民主黨進行合法鬥爭,強調德國社會民主黨在德國國會選舉中獲得成功,對整個國際工人運動有很大的意義。

1895年3月,他去世前的幾個月,恩格斯指出,德國工人階級一定要利用選舉權同資產階級爭奪每一個席位,用選票來證明無產階級的力量,並認為:「結果弄得資產階級和政府害怕工人政黨的合法活動,更甚於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動,害怕選舉,更甚於害怕起義」,舊式的起義,現在大大過時了。

恩格斯:

1. 實際上,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道德。

2. 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3. 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4. 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

5. 只有在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6. 不強迫某些人接受別人的意志,也就是說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

7. 勇敢和必勝的信念,常使戰鬥得以勝利結束。

8. 誰肯認真地工作,誰就能做出許多成績,就能超群出眾。

9. 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為;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麼和實際是怎樣的一個人。

10.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災難,不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

11. 生活越緊張,越能顯示人的生命力。

12. 無產階級,不能強迫任何異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們造福的辦法。

13. 國家並不是從來就有的,曾經有過不需要國家,而且根本不知國家權力為何物的社會;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必然使社會分裂為階級時,國家就由於這種分裂而成為必要了。

14.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15. 人離開狹義的動物愈遠,就愈是有意識地為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16. 逆境,使天才脫穎而出。

17. 傳統,是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力,它是消極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毀。

18. 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際內容是,消滅階級。

19. 野心,就是一切虛偽和謊話的根源。

20. 誰要是在這裡獵取最後的、終極的真理,獵取真正的、根本不變的真理,那麼他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

21. 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22. 任何宗教教義,都不足以支持一個遙遙欲墜的社會。

23. 文藝復興,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 — — 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24. 在合理的制度下,當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工作的時候,勞動就能恢復它的本來面目,成為一種享受。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