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時代(一○一) 愛迪生(Thomas Edison) / 貝爾(Alexander Bell)
湯瑪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國發明家、商人,擁有眾多重要的發明專利,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其工業研究實驗室來進行發明創造的人。他發明了很多東西,包括:對世界有極大影響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鎢絲燈泡和直流電力系統等最為人知。在美國,愛迪生名下有1093項專利。他於1892年創立通用電氣公司;汽車巨頭亨利.福特,也是艾迪生的好朋友。
愛迪生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家族為荷蘭移民。他的父親山繆爾不久之前在加拿大開創了一所餐廳,後來因為加入革命軍而被通緝,於是逃到了美國米蘭鎮,轉營木材生意;而愛迪生的母親南西曾經在加拿大當過小學教師。由於患病,愛迪生較晚才開始接受學校教育。他愛發問、愛動腦子的習慣,令學校老師大為惱火。
愛迪生的母親南西毅然地把兒子帶回家,並用自己的方法教導愛迪生知識,同時鼓勵他讀書和做實驗,這使得愛迪生只接受過三個月的學校教育。12歲那年開始患有重聽的毛病,據說是因為他在火車上做實驗,他嘗試去製作火藥,差點引爆火車,後來火車管理員因為這件事而打了他的臉頰,結果令愛迪生耳聾。
愛迪生在往來於休倫港和底特律之間的火車上當報童,售賣報紙和糖果點心。他從火車碰撞中救了吉米•馬肯斯。吉米的父親、芒特克萊門斯站站長J.U.馬肯斯很感激愛迪生,於是培訓了他成為電報員。愛迪生的耳聾使他能夠忽略坐在他旁邊的電報員發出的噪音。他的一些最早期的發明與電子電信有關,包括證券報價機。愛迪生在1868年10月28日申請並於1869年6月1日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專利 — — 電子投票計數器。
愛迪生在新澤西州,改進了自動中繼器和其他電傳設備,但首先使他獲得名望的發明是1877年的留聲機。在新澤西州的門洛帕克建立實驗室,他被稱為「門洛帕克的奇才」,而他同時也住在那裡,是世上第一個設立以專門用於技術革新和改善現有技術為目的的機構。
威廉•約瑟•哈默,一位資深的電氣工程師,在1879年12月開始在愛迪生的公司作實驗員。他在電話、留聲機、電路、鐵礦石分離器和電照明設備等發明中作出重大貢獻,並且參與了其他產品和技術開發。然而,哈默主要是負責測試和紀錄白熾電燈設備。1880年,他被任命為「愛迪生燈」項目的總工程師。在他上任的第一年,造了5萬盞燈。根據愛迪生的說法,哈默是「白熾電照明設備的先驅」。
愛迪生:
1. 性格的培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2. 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 我沒有一項發明是碰巧得來的。當看到了一個值得人們投入精力、物力的社會需求有待滿足後,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做實驗,直到它化為現實。
4. 我的人生哲學就是工作。
5. 我想揭示大自然的秘密,用來造福人類。在我們的短暫一生中,最好的貢獻莫過於此了。
6. 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恆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謹慎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7. 如果你年輕時沒有學會思考,那就永遠學不會思考。
8. 非暴力引領我們達至最高的道德規範,這是所有進化的目標。除非我們停止傷害其他一切生命,我們仍然祇是些野蠻人。
9. 讀書對於智慧,就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
10. 自視太高不能達到成功,因而成功者必須培養泰然心態,凡事專注,這才是成功的要點。
11. 謙虛不僅是一種裝飾品,也是美德的護衛。
12. 如果我曾經或多或少地激勵了一些人的努力,我們的工作,曾經或多或少地擴展了人類的理解範圍,因而給這個世界增添了歡樂,那我也就感到滿足了。
13. 偉大人物的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志,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
14. 我極端重視奮鬥得來的經驗,尤其是戰勝困難後所得到的愉快,一個人要先經過困難,然後踏進順境,才覺得受用、舒適。
15. 書籍是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世代相傳,更是給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禮物。
16. 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17. 如果人們都能以同情慈善,以人道的行徑來剔除禍根,則人生的災患便可消滅過半。
18. 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
19. 人生太短,要做的事太多,所以我要爭分奪秒。
20. 虛偽及欺詐,是一切罪惡之母。
21. 教育的秘訣是:尊重學生。
22. 好動與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必需品。
23. 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
24. 音樂是唯一可以縱情,而不會損害道德和宗教觀念的享受。
25. 若你能舉出一個徹底滿足的人,我可以告訴你他就是個失敗的人。
26. 要替別人尋找藉口,但千萬不要替自己找藉口。
27. 每一個人都會開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要求他的朋友應具備哪些美德與良好品格,但卻很少有人願照著自己的清單去培養自己的品德。
28. 我在創造著自己的命運。
_
編注:
1. 依據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人類是由靈、魂、體組成。愛迪生的父親開餐廳、做木材生意,母親是小學老師,他的生活習慣與遺傳基因都不會是一個科學家、發明家。
2. 魂,是指人類從父母身上繼承的、與從社會學習而來的「文化基模」。愛迪生的父母不是瓦特,當時美國俄亥俄州的文化環境也沒有出現瓦特這種人物來帶領發明的風氣,因此愛迪生也缺少培育發明家的文化基礎(魂的養成)。
3. 愛迪生要克服這二個弱點,他必然全力以赴的克服先天的障礙,因此一定會發生全身病痛的症狀。
4. 有許多人以為學習知識與思考是很輕鬆的事情,其實,勞心跟勞力都一樣會對身體和精神產生很大的負擔與壓力。愛迪生因此從小生病,12歲罹患耳聾,可能是因為研究科學而產生的副作用。
5. 提出黑洞理論的霍金罹患漸凍人症,一樣與他所研究的物理學與宇宙學耗費心力有關,因為霍金的父母並不是牛頓,他要在腦子裡建立一個宇宙系統,必然要超越原本的肉體與思想系統,這會造成全身病痛。
6. 大腦的運作會影響全身器官的運作,也會影響所有骨骼、肌肉與神經。大腦要花5個小時思考物理學,跟運動員要接受五個小時的體訓是一樣的,如果運動員心肺功能不佳,連續運動5個小時,會不會抽筋?會,同樣的道理,科學家如果腦袋訓練還不夠成熟,他思考5個小時也會產生嚴重的病痛的症狀。
7. 為什麼愛迪生、霍金有這個問題?因為當他一直努力學習,可是只要碰到學習障礙,要超越障礙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病痛。
8. 這種學習過程不可避免的病痛,經常讓外界將天才當成白癡,愛迪生的情況就是這樣。就學習者本身而言,要避免病痛帶來過大的傷害,一定要注意飲食與運動,並且學習速度不能太快,必須按部就班。
9. 如果社會意見領袖要幫助天才或大師,他們要如何發現誰是天才,誰是大師呢?請他們談一談他們的人生觀與志向。愛迪生他的靈魂深處的體會,他的一切發明都來自於他所體會的道理與他崇高的志向。
10. 發明跟拓荒是一樣的,有許多冒險、挫折,身心面臨許多壓力與挑戰,無知者的攻擊與經濟困難接踵而來,只有那些具有遠大的志向,以及內心有許多真理支撐的人,才能超越人類的界線,創造出全新的事物。
11. 一般人如果跟愛迪生這樣的大師一起生活,他的人生觀、生活習慣一定會有很大的突破,「魂」就會有大進步;但是如果他要有跳躍式的成長,要對人類的文明有具體的貢獻,那他一定要必須是一個好學不倦、又能忍耐疼痛的人,這樣的人他的「靈」一定會有跳躍式的成長。
-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 Alexander Graham Bell ,1847-1922)
加拿大發明家和企業家。 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發明者有爭議),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 AT&T公司的前身)。
貝爾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1870年貝爾移民到加拿大,一年後到美國。1882年他加入美國國籍。貝爾本人是一個聲學生理學家和聾啞人語的教師。貝爾的父親、祖父、兄弟的工作都與演說術和發聲法有關,他的母親和妻子是聾人,這一切都深刻影響著貝爾一生的工作。他對聽力和語言的研究,進一步引導他發明實驗聽力設備,此設備最終使貝爾在1876年被授予第一個針對電話的美國專利 。
在他之前,德國人菲利普•雷斯曾發明過一台電話機,但其傳聲效果極差,實際上無法被使用。1876年3月10日貝爾與他的同事試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此外貝爾還發明了一台測量聽力的儀器,一台可用來發現人體內金屬的儀器以及其它一些發明創造。
貝爾還發明了載人的巨型風箏,為加拿大海軍發明了用於在二戰時與德國U型潛艇抗衡的水翼船,改良了留聲機 。 許多其他的發明在貝爾晚年生活中留下記號,包括在光通信、水翼船及航空等方面的開創性工作。